最新目录

中药硬膜联合面针治疗型玫瑰痤疮理论探析

来源:现代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玫瑰痤疮属于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都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1]。该病发生后主要的表现为阵发性的潮红、持久性的红斑、丘疹脓疱等,同时患者还会伴有面部干燥

0 引言

玫瑰痤疮属于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都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1]。该病发生后主要的表现为阵发性的潮红、持久性的红斑、丘疹脓疱等,同时患者还会伴有面部干燥、瘙痒、灼热等。该病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也缺乏针对性。一旦发病后常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患病后患者有强烈的治愈需求,成为医疗及美容界较为关注的问题。

当前,对于该病有了较多的研究,其发生机制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2],多种因素进行诱导,导致免疫及血管舒缩功能出现异常。由此可见,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3]主要包括天然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神经免疫进行相互作用、多种微生物出现感染、皮肤屏障功能障碍、遗传等。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玫瑰痤疮相对于寻常痤疮与单纯油性皮肤的人群存在较为明显的屏障功能障碍[4]。对于该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产生的效果不佳。

近年来,中医疗法在玫瑰痤疮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从中医角度上看,玫瑰痤疮是由于外感风邪湿热,机体本身处于热盛的状态,产生的热邪会对患者的鼻面部造成侵袭。而在治疗上应遵循的原则就是清热凉血、软坚散结、疏肝健脾。本文梳理中医对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发病机理认识,探究中药硬膜联合面针治疗有效的理论依据。

1 病因病机

1.1 古代医学认识

古代中医认为玫瑰痤疮主要是由肺脾热盛引起的。《古今医统》中“酒渣鼻多是饮酒之人”,《诸病源候论·酒渣鼻候》提到“此由饮酒,热势充面”,揭示了饮酒时诱发玫瑰痤疮的因素之一。《景岳全书》曰:“肺经素多风热,色伪红黑,而生皶疖者,亦有之。”指出肺经有热也是病因之一。

1.2 现代医学认识

现代中医医家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对玫瑰痤疮的认识不断进行总结。边天羽[5]认为面鼻部是肺胃所经过的部位,出现皮损颜色发红的情况是因为肺经有热,或者是由于热盛生风导致的,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发皮肤的颜色出现转变,由红色变为紫色,乃肝气郁滞,气血不畅,血脉瘀阻所致;脓疱、丘疹损害多是由于毒邪作祟引起,鼻赘期乃是瘀血蓄积日久、邪毒内蕴所致。闵仲生[6]认为玫瑰痤疮的发病与心脾肺胃的失调有关,认为心火是其发病因素之一。杨志波[7]认为玫瑰痤疮在不同阶段病机也不尽相同,中期面部出现丘疹脓疱多为脾胃湿热。余土根[8]认为玫瑰痤疮在外表现为鼻部,在内应肺胃,多因饮食不节或者肺胃积热上蒸,血与气博而致。刘巧则认为玫瑰痤疮发病与风毒及热毒相关,用药以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为主。王云等[9]发现,在玫瑰痤疮的发生过程中肝疏泄失司发挥了重要作用,肝气长时间处于郁滞的状态会将邪热转化为火,气血受热后会上行,患者就会表现出面部潮红,毛细血管出现扩张,睡眠受到影响,容易做梦,脾气暴躁。此外肝失调达横乘脾土,脾胃运化失常,使得痰湿更易积聚,疾病趋于复杂。

1.3 面部经络循行

从经脉循行上看,《灵枢》云:“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其之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从肺系,横出腋下”、“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额中……下循鼻外”、“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脾之大络: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肝经按照本身的行走方向会经过颜面部,同时也会与肺经、胃经、心经、脾经相联系。经脉在气血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肝经是否通畅会对其运行有影响,一旦肝经处于郁滞的状态将会影响到肺经、脾经、胃经出现气血运行不畅,对各个部位的功能发挥情况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患者给予面针治疗会将颜面部及局部的经络气血打通,可以增强临床疗效。

中医经络学说之皮部理论认为,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是十二经脉功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发所在。一旦经络出现病变后会表现在皮肤上出现一定的症状,皮肤受到侵袭后也会反过来作用在经络上,对其功能产生损害,会进一步渗透到脏腑内。正如《素问·调经论》云:“先客于皮肤,传之于孙脉,孙脉满则传于络脉。”中医认为,本病属“酒糟鼻”范畴,主要的病理因素为痰湿、湿热、热毒或是火毒,以上因素会作用到体内,升发出来的体内之气再蒸于面部,出现不通达的现象,作用在皮肤上,对鼻面部造成不同的侵袭,导致皮脂出现过多的分泌物,阻塞毛孔。因此该病的治疗根本在于对患者的气血进行调和,软坚散结,对病理的产物进行有效的清除。该方法的治疗同于刺络放血法。由此可见,对于玫瑰痤疮给予面针治疗能够有效地发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收到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文章来源:《现代中医药》 网址: http://www.xdzyyzz.cn/qikandaodu/2021/0510/985.html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下一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展

现代中医药投稿 | 现代中医药编辑部| 现代中医药版面费 | 现代中医药论文发表 | 现代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现代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